铁的纪律是中国有别于其他政党的鲜明特征,纪律严明是党的光荣传统和独特优势。在历史上,中国一直十分重视党纪教育,留下了大量与党纪相关的红色文献。
在上海图书馆藏红色文献中,有几本看似普通的小册子,虽未直接冠以“纪律”之名,但与党的纪律教育有着密切的联系,展现了中国在不同历史时期都努力将纪律意识贯彻到党的各项工作中去。其中一本封面伪装成“科学常识”的《党员常识》,是上图馆藏“红色伪装本”的代表性文献,它反映出当时的严峻形势,与革命先烈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还有两册与《党员常识》伪装本相类似的“常识”类读本——那就是《京沪城市一般常识》《城市常识》(暂行本),尽管不是党纪教育的专题文献,但却对进一步严明党纪起到重要的补充和解释作用,在不同时期把党纪学习教育融入服务群众的工作中去。
《党员常识》伪装本,1932年9月15日印行,文稿写成于当年8月,全书正文共49页。其采用的是最常见的封面伪装方式,用“科学”替换了的“党员”二字,加上颇具撞色搭配和设计感的封面,营造出普通科普读物的既视感。13×9cm的尺寸接近口袋书,方便携带和传播。据研究者推测,该文献应为中国在统治区进行党员队伍建设的教育普及读物。其目录主要分为“与”“目前的任务”“党的组织”三章,每章里再各分小节,共14节。
“与”一章,医疗器械企业开篇即解释了的性质、阶级的概念、阶级斗争以及党在理论和实际两方面的存在和发展依据。书中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分析了1929年世界经济危机、两次世界大战等真实的社会案例,反驳了敌人散播的谣言和误读,并解释了不同国家达到的不同路径。
“目前的任务”一章,首先介绍了中国的国家性质,这决定了民族资产阶级没有能力成为革命坚定的领导者,而工人、贫农、中农被夹在三座大山的压迫下,“不起来反抗就只有死”。其次介绍了六大上提出的中国革命的三大任务与十项要求,以及党对民族革命战争、土地革命战争的看法。最后提出中国革命目前实际的任务是争取一省几省的首先胜利。
“党的组织”一章,其中最有特色的部分是强调党员应“严守党的纪律”。书中详细介绍了党的组织原则——民主集中制。在对民主集中制的原则解释上,特别强调了党章(1928年7月10日六大通过)中规定的三条基本原则。在“铁的纪律”部分,不仅向党员说明党章第12章所规定的党纪条例,还明确“在目前剧烈的国内战争时代”,施行“铁的纪律”是能够胜任其使命的前提。对于党员个人,则强调一切党员统一的意志和完全一致的行动才是实现铁的纪律的条件。但铁的纪律并不与民主集中制相矛盾,恰恰是赞成和提倡“党内的批评”和“意见的斗争”(在形成决议之前),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形成自觉的、自愿的、真正的纪律。此外,该章还介绍了党章中规定的党的各级组织系统、入党条件和全体党员团结一致拥护党的总路线的重要性。
《党员常识》中对纪律相关内容的解释虽然不多,却将六大党章中有关纪律的条例单列并进行详细说明,足见党在严酷环境下对严肃党纪、增强党员纪律教育的重视,这与六大的召开背景和决议内容有关。1928年6月18日至7月11日,为了总结大革命失败以来的经验教训,在战略上和策略上统一全党的思想,确定党在新时期的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六大在莫斯科召开,并于7月10日发布经过第四次修订的《中国党章》。
其中“党的纪律”作为单独章节列出,共有两条:第44条将“严格的遵守党纪”作为“所有党员及各级党部之最高责任”;第45条则强调对犯了错误的团体和党员个人,应由党纪来处分,规范了下级党组织对上级党组织的服从,对犯错的组织和个人的处分流程和程度。此外还有一些强调党的组织纪律的条款分散在其他章节,其中首次明确规定民主集中制的根本原则,这对党的组织纪律建设影响深远。六大还第一次提出“组织路线”概念,提出和明确了包括严格遵守秘密党的工作原则在内的、关于党的组织建设的任务和方针。
《党员常识》针对上述内容,以通俗、精练、准确的语言文字,致力于在下快速有效地完成员的组织教育工作,从理论到实际地融通党性教育,铸就员铁一般的信念与信仰。
俄罗斯莫斯科五一村六大会址常设展览馆外景,摄于2016年(李颖 摄)
在上海图书馆藏的红色文献中,还有两册与《党员常识》伪装本相类似的“常识”类读本:一本是1949年3月苏北军区政治部编印的《京沪城市一般常识》,其封面印有“适用于江南去的部队及机关人员”;同年4月还有一本《城市常识(暂行本)》,出版者不详。从内容上看,这两本小册子是为了给即将去解放和接管江南大中城市的人员普及城市知识的,其中《城市常识》主要以上海为案例。这两本册子尽管不是党纪教育的专题文献,但却对进一步严明党纪起到了重要的补充和解释作用。
两份常识读本从城市生活的方方面面予以详细的解释。《京沪城市一般常识》详细介绍了城市中的各类公共交通工具、电器设备、自来水与煤气灶及其相应的使用方法、注意事项,都市中的公共场所(学校、图书馆、博物馆等),都市人民的生活习惯,都市中的特殊人物,并配有丰富的插图。特别是在第十课“都市人民的生活习惯”中,开明宗义地指出:“我们部队的同志,都是农村出身,而且长期的在农村里过着日子……由于对城市人民的生活习惯不熟悉。语言不通,借东西有困难,便产生了厌恶城市的思想……问题是我们应该熟悉它。”书中提倡要尊重城市群众的生活习惯,因为一般的城市群众都比较讲卫生、讲礼貌,地址有编号、货物有价格,没有借东西给部队的习惯,同时具有自由的社交风格,只有充分地了解城市人民的生活习惯和风俗语言,才能更好地团结他们。
《城市常识》则进一步将城市内各阶层和人物、城市生活的一般规则、城市中的各种设备等做了分类说明。在第一课“为什么要学习城市常识”中,明确了部队学习城市常识的主要目的,第一个便是“为了更好地执行保护和建设人民城市的政策”,提出过去一些同志在城市中发生破坏行为,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缺乏或不懂城市常识。同时为了保障政治影响与团结城市人民、安全便利地开展自己的工作并生活,学习城市常识是部队必不可少的一课。
书中有不少内容和《京沪城市一般常识》中的相似,但在其基础上进行了拓展补充,如增加了对流氓医疗器械企业、快马贼、窃车贼等城市游民的介绍,在城市生活习惯中增加了上海多样的服饰和市民不习惯枪声的特点,在城市设施上增加了对三轮车和人力车的说明等。全书最后增加“附上海一般介绍”一文。文章指出上海“为我国第一大都市”“有国际都市之称”,是“文化中心”,但本质上还是“中国半殖民地社会畸形发展的结果”,强调了上海工人较强的斗争性,应“组织他们,成为发展生产建设人民上海的伟大力量”。
正如上文所言,大力编发、推广城市常识读本是为了防止因对城市生活的误解而引起不必要的违纪行为,例如错将穿着制服的学生和工人当作军警而捕捉起来。
了解城市常识也是执行好入城纪律的必要前提,例如在1949年5月华东军区司令部印制的《入城纪律》中,第八条规定:“所有部队人员及公务人员乘坐公共汽车或进入公众游戏场所,必须照规买票。所有汽车及其他车辆入城,必须遵守交通规则并服从交通警察之指挥。”这就要先向相关人员明确怎样乘坐公共汽车,都市中有哪些正当的公共游戏场所,城市交通的特点和红绿灯、交通警察的作用,城市生活的明码标价特点等具体事宜。
丹阳集训中,陈毅所做的讲话记录稿,其中特别强调了入城纪律的重要性(上海市档案馆藏)
城市常识的普及读本,作为对入城部队的速成教育材料,一方面向广大农村出身的党员干部和战士普及了城市生活常识,另一方面弥补了论述性文本、纪律条例的枯燥和空泛,从而把理论与实际联系,向各级官兵明确为什么要遵守城市纪律、怎样遵守城市纪律,为贯彻落实城市政策、入城纪律发挥了重要作用。故其虽然不在纪律教育读本的序列中,但可看作是对党纪教育的辅助性教材。
纪律教育对党的建设具有重要作用,中国成立之初就注重强调纪律。1921年,一大通过的第一个纲领中便规定“在党处于秘密状态时,党的重要主张和党员身份应保守秘密”。1922年,党的二大制定了党的历史上的第一部党章,其中第四章单列一章共9条专门规定了党的纪律,并通过了《关于的组织章程决议案》,开明宗义地指出党的建设的两项重要原则——深入群众和有纪律、高度集中的重要性。党的三大以后医疗器械企业,随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步伐加快,党员队伍迅速扩大,1925年四大通过《中国第二次修正章程》,医疗器械企业进一步强化纪律要求。1926年8月又通过了最早的反腐倡廉文件《中央扩大会议通告——坚决清洗贪污腐化份子》。1927年党的五大召开时,首次选举产生中央监察委员会。面对大革命从高潮走向失败,五大通过的《组织问题决议案》中强调了“党内纪律非常重要,但宜重视政治纪律”。
上海解放战役前夕,战士们将《入城守则和纪律》画成图片,挂在背包上,一边行军一边学习(上海市档案馆藏)
至《党员常识》出版的1932年,在纪律建设方面不仅按照六大的一系列决议进一步严明党纪,还在中国“六分之一的土地上已经建立了工农民主专政的苏维埃政权”,在中央苏区开展广大干部群众的廉政教育、加强监察制度建设。在军队建设方面,逐渐形成了“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统一的铁的纪律准则。解放战争时期,各军区、解放区又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围绕这一原则制定针对性的政策,入城纪律教育活动从干部到战士、民兵层层开展,“不得以战斗频繁、工作忙等为借口,推延这一教育”。诚如当时的文件所言,光学会“打天下的本领”还不够,还必须加强政策纪律,“学会得天下治天下的本领”,以解放人民,发展生产,建设独立、民主、自由、幸福、繁荣的新中国。
上海解放后,入城的坚持不入民宅,露宿街头,以严明的纪律给上海人民献上了一份特殊的见面礼(上海市档案馆藏)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