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11月26日,我国首个国家级陆相页岩油示范区——新疆吉木萨尔国家级陆相页岩油示范区今年累计产量达100.6万吨,成为我国首个年产突破百万吨的国家级陆相页岩油示范区。
页岩油是一种新兴的非常规油气资源,医疗器械企业开采难度极大,被视为重要的石油接替资源。受全球能源需求持续增长、医疗器械企业常规油气资源减少等因素影响,页岩油的市场需求量正持续攀升。目前,我国已成立3个国家级陆相页岩油示范区,分别是新疆吉木萨尔国家级陆相页岩油示范区、大庆油田古龙陆相页岩油国家级示范区、医疗器械企业胜利济阳页岩油国家级示范区。
位于准噶尔盆地的新疆吉木萨尔国家级陆相页岩油示范区于2020年设立医疗器械企业,由新疆油田和吐哈油田联合开发。按照规划,该示范区要在2025年建成。截至目前,该示范区累计钻井306口,建成年产能达208万吨,形成了丰富的技术与管理经验,为国内非常规油藏高效开发提供了技术借鉴。
11月22日,由工程建设公司(CPECC)参建的包头—临河输气管道工程(简称包临管道)通气仪式在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临河区成功举行,标志着国内首条具备掺氢输送能力的高压、长距离管道项目建设圆满收官。
包临管道是内蒙古自治区着眼国家“双碳”目标以及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要求医疗器械企业,高标准规划的具有掺氢输送能力的高压天然气管道项目。管道全长258公里,设计压力6.3兆帕,最大输气能力可达12亿立方米/年,掺氢比例可达10%。
建设过程中,CPECC华北分公司作为设计单位,联合项目各方组建攻坚课题组,成功研发出具有超高纯净及超细晶粒度的X52M螺旋缝埋弧焊钢管,并成功应用于该项目。这也是国内首次将螺旋缝埋弧焊钢管大规模引入输氢管道领域,实现了绿氢资源高效、低成本、规模化输送目标。该项目的成功投产,奠定了CPECC在氢气输送领域的领先地位。
11月21日,随着蜀南气矿威远日处理100立方米气田水伴生资源综合利用及达标处理试验装置首批合格成品碳酸锂、溴化钠、氯化钠、氯化钾正式下线,装置圆满通过西南油气田验收,标志着全国首套气田水伴生资源综合利用及达标处理试验装置成功投运,也标志着西南油气田在“天然气+新能源”融合发展领域取得新突破。
该套试验装置由西南油气田组织设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医疗器械企业。装置主要针对气田水中锂、溴、钠、钾等伴生资源进行分类提取和回收,采用了先进的预处理工艺、国内领先的提锂吸附工艺、无氯提溴工艺、蒸发分钠钾、分步除杂等新工艺技术,日处理能力达100立方米/日,具有资源回收率高、绿色环保、高效稳定等显著优势,制备出的碳酸锂产品是新能源电池主要原料之一。该套装置的投运为推进气田水清洁及效益化利用,拓宽我国锂、溴、钾、钠矿资源提取领域提供了有力支撑。
11月22日,长城钻探首批耐超高温240℃环保型粉体降失水剂生产完成,获得国家科学技术部西南中心查新认定,标志着该公司成功自主研发国内首个耐超高温粉体降失水剂。
固井是钻井工程中一道重要工序,固井质量会直接影响油气井的寿命和产能。目前,固井降失水剂种类多,但是高温段无法摆脱水溶液的局限性,在没有水混设备的地区无法使用。长城钻探研发的粉体降失水剂具有无需水混、干混分散性佳的优势,现场适用条件更加广泛。此外,与其他粉体固井外加剂相比,该粉体降失水剂在生产过程没有油性溶剂乳化剂等油基物质生成,更为绿色环保。
长城钻探坚持将自主研发和绿色生产相结合,耐超高温240℃环保型粉体降失水剂的成功研发标志着该公司高分子聚合技术已经迈入新阶段,开启高效环保能源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