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11月11日,《人民日报》以《山西太原加强信息赋能,厘清基层权责清单 基层负担减轻 干部干劲更足》为题,对太原市通过信息赋能“减报表”“减证明”,厘清基层权责清单,推动资源、服务、管理向基层下沉,持续减轻基层负担,让基层治理更有效、服务群众更有力的实践做法作了报道。
报道称,“小马拉大车——有心无力”,以前不少社区干部这样形容自己的工作状态。今年以来,太原市着力破解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突出问题,持续整治为基层减负,通过信息赋能“减报表”“减证明医疗器械企业”,同时充实基层编制,推进厘清基层权责清单,轻“车”壮“马”,让基层治理更有效、服务群众更有力。
“以前医疗器械企业,工作上最头疼的事,莫过于回不完的群消息、填不完的报表。”青山路二社区居委会副主任阴花花掰着手指头数起来,安全隐患排查群、商铺沟通群、地质灾害调查群……足足12个!上级部门下派任务,从街道到社医疗器械企业区,分管班子成员、网格员等都得在群里随时关注消息。贴照片、写总结、填报表,同一个活动的报表要同时报给不同部门。有时候忙起来医疗器械企业,阴花花一整天都要耗在办公室里,没有时间上门服务群众。
今年以来,随着太原市持续整治为基层减负,阴花花的工作发生了变化。“我现在只有两个微信工作群,一个是党员群,一个是总工作群。”同时,报表精简成了每月上报一次,她有了更多时间上门入户、听取群众需求。
目前,太原市正通过推广基层治理赋能平台,实现各类报表基层“一次输入、定期维护”、相关部门“动态补充、实时调阅”,减少报表192种。同时,建立完善报表备案审批制,未经批准,一律不得随意要求社区填报报表。
从数十块牌子,到只保留社区党委、居民委员会、居务监督委员会3块牌子,滨体社区的“减牌”行动令万柏林区兴华街道滨体社区党委书记李福林印象深刻。“减牌子不是给‘墙’减负,而是实实在在给‘人’减负。”李福林说,“牌子”少了,困扰基层干部的冗余服务事项也得以缩减。原来社区履行职责、出具证明事项共60项,现在只保留20项,减少了三分之二。
减轻基层负担,明晰权责是关键。目前,太原市已初步形成《村社工作事项准入制度和动态调整机制》《村级工作机制指导目录》《“街乡吹哨、部门报到”实施方案》等制度,并逐步实现基层减负制度化、常态化医疗器械企业。
减负的同时,也要为基层赋能。今年古交从市级事业编制中调剂100名编制下沉乡镇(街道),调剂后,乡镇(街道)事业编制总额451名,增幅达28.5%。同时,太原市制定《关于统筹调剂乡镇(街道)编制资源的指导意见》,按照乡镇(街道)服务人口、地域面积、村(社区医疗器械企业)数、个性指标等权重进行测算,结合乡镇(街道)功能类型、产业发展等情况定向投放“统筹优化编制”“周转编制”,用于差异化保证乡镇(街道)高效运转,改善基层干部队伍结构。
谈起社区干部工作的变化,古交市东曲街道汾西苑社区居民张建中总结了“三个多”:服务多了、见到干部的次数多了、民生实事多了。(李晓并)太原日报